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信息>学会动态
学校特色发展:新时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生路径与发展策略

20210225 09:14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年第5期 作者:范涌峰 张辉蓉

关键词:学校特色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乡村文化

打印 推荐

  作者简介:范涌峰,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辉蓉,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邮编:400715

  内容提要:新时期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新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分数和资源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依然滞后,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衰败愈演愈烈,学校优质资源内生能力不足,培养制度和评价制度的瓶颈依然存在。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生路径,能够引领教育观念与制度革新,突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瓶颈;激活学校内生能力,促进优质资源创生与优质均衡;重建乡村人文,振兴乡村教育和文化。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应该立足“三联动”:政府、学校、科研机构联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对共识和统一行动;学校与社区联动,驱动学校文化特色构建和社区文化传承;城乡联动,推动城乡学校优质资源共生与文化融合。

  关 键 词:学校特色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乡村文化

  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我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CHA190267)与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学校特色发展水平常模构建研究”(2017M622934)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注重自上而下的外部资源配置,但对自下而上以学校为单位的优质资源内生能力,以及对乡村文化传承等内涵发展元素有所忽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和功能被窄化。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学校内涵发展和学校改进的重要路径,其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双重功能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尤其是英国、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特色发展激活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实现了公平和质量的双重跨越。但在我国学校特色发展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更鲜有提出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者。为此,分析新时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核心难题,厘清以学校特色发展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难题的作用和策略,对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新时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面临的关键问题

  从内生式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时期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以下关键问题。

  (一)分数与资源导向: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观念依然滞后

  尽管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叫停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及重点班,但是,重点学校观念仍然根植在人们心中,并深刻影响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对于多数学校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遵循“分数第一、资源第一”的原则。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重点关注人、财、物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教育行政部门以资源配置作为中心工作,校长将获取教育资源作为首要职责,教师随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而流动,家长目光紧盯优质教育资源,而在很大程度上,分数即是获取教育资源的筹码,因而也可以说,分数即是资源,这也是考试文化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极少有人将目光转移到教育发展本体和学生发展本身,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学生适合什么常为人们所忽略。在这场资源竞赛中,农村学校显然是“弱势群体”,因此农村学校逐渐成为人们所“遗弃”的场所,那些真正适合农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内在资源也为人们所遗忘。这种功利性的唯分数和资源论的教育观念必然从根本上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

  (二)“乡村”本色迷失: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衰败愈演愈烈

  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衰败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并有难以遏制之势,这在农村学校生源、农村教师、农村学校三个层面都有所体现。从农村学校本身发展来看,农村学校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乡村文化在农村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等方面都较为缺失,农村学校逐渐沦落为地域意义上的“农村学校”,而非文化意义上的“农村学校”,农村学生也逐步远离了文化意义上的农村儿童,缺乏对乡村文化的基本认同。

  (三)外源式发展主导:学校优质资源内生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遵循外源式发展模式,即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其基本假设是“城市优越论”,在这一模式主导下,农村教育被逐步“城镇化”。外源式发展模式能够高效推动城乡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均衡,但却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被窄化,“资源”开发路径被固化,“资源”开发主体被单一化。实际上,农村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教育经费、教师队伍、设施设备等资源,而且还包含农村学校自身独特的内部资源以及农村社区文化资源,而后者常为人们所忽视。农村教育资源不仅应该来自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单方面的配置,还应该来自学校自下而上主动的内在生成,但总体而言,农村学校的资源内生能力不足,农村学校及社区文化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以至于农村学校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步丧失自身的底色和特色,农村学生也逐渐丧失对农村的文化认同和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乡村文化的衰败也就成为必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并不等同于农村教育优质化,也不等同于农村教育吸引力必然增强,尽管随着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学校越建越美,但仍难以避免“人去楼空”的尴尬境地,因此如果不能在外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升优质资源的内生能力,增强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品质,农村教育的衰败仍将无法挽回,甚至农村教育的“农村”文化属性都将不复存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一命题也就失去了存在前提。

  (四)培养和评价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依然存在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性屏障,从内涵发展的角度来说,人才培养制度和考试评价制度是当前制约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制度,其中,人才培养制度是关键,考试评价制度是根本。当前,考试分数仍然是人们衡量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为此,人们争相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以在考试中获得优胜,因而必然形成学生、教师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也造成农村教育的“趋城市化”和城乡教育的同一化。

  二、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生路径

  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改进的一种基本策略,是学校根据对内部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对区域、学校资源进行挖掘或重组利用,使学校形成特定领域独特风格或优势的过程。[1]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变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点在农村教育振兴,关键在资源的创生与共享,根本在体制机制创新。以往人们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注重以区域为分析单位,关注政府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但是对学校这一教育发展的关键主体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关注不足。实际上,学校特色发展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路径,这一内在逻辑关系在上述二者的概念界定中便得以清晰体现。同时相对以往外源式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可谓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内生发展”是强调摆脱外部依赖而实现自主的、多元的、创造性的发展。以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从外源式发展模式向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在价值取向、视角、路径和方式上的转换: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核心价值由社会发展转向人的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视角由自上而下转换为自下而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真正注重政府外在调控和学校内在创生两者的有机结合,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分析单位由区域下移到学校。

  (一)引领观念与制度革新:以学校特色发展突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瓶颈

  学校特色发展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和开拓性的多样化人才,多样化人才需要多样化、特色化的学校教育培养;从人本身的发展来说,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是多样化的,因此,需要多样化的学校教育提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说,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学校达到基本均衡的办学条件以及满足学生基本的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如何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多样化教育需要,是学校教育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促进放管服结合、管办评分离,这将为学校探索自身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间。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个性化学、教师个性化教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基础。在标准化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标准化的办学条件,学生达到标准化的发展水平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追求,而且这些所谓的“标准”往往具有鲜明的“城市中心”取向。但是学校特色发展意味着教育价值取向从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从关注外延发展转向学生个性发展本身,而且多样化的“特色”和“需求”不同但却是平等的,城市学生有城市学生的需求,农村学生有农村学生的需求。此种情况下,教育发展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挖掘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各自的特色和资源,满足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各自的发展需要,而非促成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绝对标准化、统一化,学生个性发展取代资源和分数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学校特色发展“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新的教育构成形态,实践‘基础性全面发展+较高水平特长发展’的新的教育目的观,并牵动高考科目设计和录取制度安排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为破解教育难题的坚冰打开一条新的通道。”[3]因此,尽管学校特色发展本身并不着力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突破,但是它却是突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观念和制度瓶颈的重要引擎。

  (二)激活内生能力:以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创生与优质均衡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通过均衡化发展战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是学校质量提升仅仅通过政府支持和资源扩充是难以实现的。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表明,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最终必须而且都会回到学校这一最为核心的分析单位上。与均衡化发展战略不同,特色化发展战略意味着教育发展范式的转型:在发展主体上,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逐渐转向学校自主;在发展策略上,由以往“等、靠、要”外部教育资源的被动发展方式,转变为学校积极创生特色教育资源的主动发展方式,学校通过战略分析确定特色发展方向,挖掘自身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使学校文化品质和质量全面提升,进而使学校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即学校特色发展提升了学校内涵和外部影响,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外部资源,外部资源的输入又为学校持续改进提供了支撑。

  (三)重建乡村人文:以学校特色发展振兴乡村教育和文化

  学校特色发展之“特色”,来源于学校所处的独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学校特色发展方向、育人目标、教育哲学、特色课程等方面的确定都是基于对学校及其所处社区实际情况的分析,因此,学校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适切性”是衡量学校特色发展水平的另一重要指标。对于乡村学校来说,乡村社区是根本性的生存环境和特色来源,“如果学校脱离了乡村社区,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它就不再是什么乡村学校了”[4]。乡村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基于对学校文化历史、发展实际和乡村文化环境分析,将独特的乡村人文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哲学,将乡村情怀等融入学校育人目标,将乡村元素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从而使学校彰显乡村特色,学生具有鲜明的乡村人文气质。不同的乡村具有不同的文化和资源,因此尽管乡村学校都具有“乡村”这一共同的特色,但不同的乡村学校的特色是五彩缤纷的。这一过程中,乡村文化通过学校得以挖掘、保护和传承,乡村学校因为乡村文化赋予的独特内涵而使其得以正名,并从文化的角度获得了另一存在必要性。比如,重庆市复兴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学校不仅位置偏僻,而且办学条件极为简陋,除了已经为危楼的教学楼外,几乎没有其他设施。然而,该校发掘学校所在乡镇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乡村草根文化,构建农村儿童线描画特色校本课程,以放牛、打糍粑、杀年猪、斗蛐蛐等极具乡土风味的素材作为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特长和热爱乡土的情感,学校特色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个学生总人数仅900(含教学点)的普通农村小学,学生作品获国际、国内多种赛事大奖438人次,并获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这一过程中,该校所在社区的儿童线描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学校通过挖掘儿童线描画这一地域文化实现了特色发展和内涵提升。

  三、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应该发挥学校、社区、政府多方力量,推动学校、社区、政府、高校多方联动及城乡互动,共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优质资源创生、乡村文化传承及城乡文化融合。

  (一)政府、学校、科研机构联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对共识和统一行动

  我国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便提出学校特色发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像城乡教育一体化那样成为国家统一行动,缺乏专门的政策引领。而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和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学校特色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通过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和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借鉴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经验,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需要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三方联动:第一,科研引领,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对共识。以高校、教科研机构研究为支撑,构建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实践和评估框架,理清学校特色发展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以及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为学校特色发展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第二,行政助推,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政策引领和基本保障。尤其是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出台专门政策,有机连通学校特色发展有关政策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有关政策,在学校特色发展政策设计中,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作为其重要目标和任务,而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设计中,将学校特色发展作为重要路径和措施。通过政策引领人们形成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办适合的教育、可选择的教育和特色化教育。此外,应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师资和制度保障,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调动学校特色发展的主动性。第三,学校自主发展,科学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以课程为特色发展的切入点和核心支撑,以学校文化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前提和沉淀形式,[6]避免仅从学校环境文化等外显文化下功夫,而走向形式化误区。

  (二)学校与社区联动:驱动学校文化特色构建和社区文化传承

  在我国,学校与社区合作普遍不足,农村学校更是如此,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哪所学校在与社区的融合上有所突破,就会产生鲜明的特色”[7]。因此,在以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学校和乡村社区紧密相连,才能使乡村学校找寻到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也才能使乡村文明通过学校这一载体得以传播和传承。为此,中小学校应该真正走本土化和校本化之路:第一,基于学校和社区。学校真正基于对自身内部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办学条件、生源特点等)和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教育发展需要等)的分析,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方向,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挖掘乡村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现实生活中独特的、合理的文化因素,找寻乡村文化种子和文化基因。第二,通过学校和社区。学校特色发展指向学校内涵发展和资源内生能力提升,而“内生”几乎是“自下而上”、“基层”、“参与”这些词汇的同义词[8]。因此,要通过构建“学校社区”教育治理共同体等形式,鼓励社区政府、村委会、乡民、家长广泛参与学校发展,共同推动学校文化特色建构和社区文化传承。第三,为了学校和社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应该真正致力于重拾乡村文化的自信,提升乡村学校的文化品格,促进乡村学生精神健康发展。避免走向两个误区:一是“精英化”误区,即走向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模式,而放弃了平民关怀和乡村人文;二是“形式化”取向,即学校特色发展要真正通过课程等载体让所有学生受益,而不能成为学校的“花架子”工程。

  (三)城乡联动:推动城乡学校优质资源共生与文化融合

  尽管当前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通过“捆绑发展模式”“学校托管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城乡互动机制、校校帮扶机制,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了乡村学校发展。但总体而言,这种帮扶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或模式输出,乡村学校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客体地位,缺失对学校自身发展的主动思考以及对学校、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乡村文化常处于“不在场”的状态,而乡村学校则常处于“不自信”的状态,乡村教师和乡村学校也难以从中走出“自卑”情结。实际上,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通过城乡互动,以学校特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能力提升。许多城市学校在学校特色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在城乡互动中,城市学校不能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将自身的模式或经验加于乡村学校之上,而要立足于帮助乡村学校梳理:如何使学校体现乡村文化内涵?如何传承乡村文明?如何增进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数千年来生存理念的理解?如何在乡村社会独有的生态秩序、心态秩序与文化价值秩序之中为乡村学生找到生命安顿的根基?[9]p49第二,推动城乡学校文化融合。城乡互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城乡学校视域互换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城乡学校可以通过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共同开发乡村文化教育资源,共建文化融合特色校本课程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城乡学校文化融合,使乡村学校重拾文化自信。第三,提升教师的内涵发展力和文化理解力。乡村教师队伍水平整体偏低,使学生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是农村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乡村教师的素质不仅仅包括学历高低,更主要的还有对乡村教育和文化的理解与亲近,城乡教师交流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交流过程,更应该是城乡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展示自己的文化的过程,是视域的互换和丰富对各自文化的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乡教师突破文化视域的局限,构建城乡学校平等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使乡村学校教师获得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的勇气和动力,重新获得作为乡村学校教师的自信。

  参考文献:

  [1]范涌峰,宋乃庆.学校特色发展:内涵、价值及观测要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

  [2]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3]傅维利.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

  [4]邬志辉.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5]宋乃庆,范涌峰.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构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复兴小学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6]范涌峰.课程为本抑或文化为纲? ——学校特色发展的中西特征比较及内涵辨识[J].教育科学,2018,(4).

  [7]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

  [8]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http://edu.cssn.cn/jyx/jyx_jyglx/202102/javascript:void(0)

·                     http://edu.cssn.cn/jyx/jyx_jyglx/202102/javascript:void(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