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信息>学会动态
前瞻,站在高处向未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原创力量与未来价值
 马 斌 元创丨马道成功 2024-03-09 18:00 

创教育

悟法求道 

对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做了系统性全面性的深度表达。着重介绍、总结、提炼和阐述了前瞻项目的缘起特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实施的方法步骤、实证的价值意义和形成的发展范式等,兼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历史与未来的有机统一。对前瞻性项目申报、实施、总结和升华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 + + +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2015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到2023年,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省前瞻性项目”)已进入第10个年头,先后确立 9 批共 555 个项目。

省前瞻性项目开启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崭新时代,再一次证明江苏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创力量与未来价值。


1

前瞻之缘

站在时代高处的教育原创


这是新的历史阶段的奋进之笔 

“十二五”期间,江苏基础教育树立了新丰碑,义务教育通过国家基本均衡发展认定,成为全国均衡发展第一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全国原创,成效明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优秀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 个百分点;全省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7.5%,高出全国30 个百分点;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江苏的获奖级别及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从“十二五”走向“十三五”的新时期、新阶段,学前教育继续实施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全面走向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走向新课程、新高考。基础教育任重道远,群众对教育满意不满意主要看基础教育,如何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看基础教育是否公平。面对这一切,围绕教书育人的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有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以深化全省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

于是,创新教学改革就成了全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这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连环之作

省前瞻性项目是教学改革的组合拳。早在2015 年6 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这是新时期、新阶段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动员令,目的是要进一步激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活力,动员与组织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围绕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勇于改革、努力创新,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为此,一个月后省前瞻性项目文件出台,以实验项目落实行动计划,成为新时期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连环之作。


这是省财政推进教改的第一个支持之策

课程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改革多、要求高、覆盖广,虽然有不少计划、工程等,但一直没有直接的经费支持,省前瞻性项目前所未有地采取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学改革建设,并明确要加强经费管理,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申报成功的项目,省资助经费都下达到项目申报排序第一的单位或第一人所在的单位。

同时,强调经费使用按国家和省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执行这开了省财政专项支持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先河,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这是一个省域整体联动的开新之举

“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可以看出,江苏是范围,是省域范围的教学整体联动;前瞻是重点,观照前沿理论、创新方法路径、破解现实难题,预示未来走向;教学改革是核心,紧紧把握一线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进行改革;实验是特征,坚持边实验边研究,敢于在实践中提出新理论与新观点;项目是引擎,以项目为引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省教学改革。

具体来说,项目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面向基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由教师和学校申报,这是项目主体;

第二类是面向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成果推广项目,“名家”指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家,侧重于教育思想的转化,促进江苏基础教育成为全国教育家关注、立足、生长的热土;

第三类是面向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研究项目,从影响全国、引领未来、走向世界的大思维、大格局出发,形成具有宏观、普适、前瞻的项目视野,既关注全省基础教育在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方面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又有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改革路径,立足现实需求,瞄准前沿态势,提出江苏基础教育创新发展、优质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引领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大智慧,力争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省前瞻性项目是继2011 年江苏在全国首创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之后的又一次覆盖全省的重大项目





2

前瞻之义

建构问题导向的省域战略


2015 年6 月,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和谋划,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建立新常态,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

培育新项目,诠释江苏经验、江苏模式、江苏创造;

培养新“帅才”,即培养“三有四教”的人(有进取意识、有创新能力、有实际效果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

推出新成果,希望更多、更新、更好成果不断出现;

解决新问题,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强化研究,重点推进;

建设新路径,探索问题导向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为使行动计划落地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决定创立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以激发基础教育的内生力量。2015 年7 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对省前瞻性项目作了全面系统的安排。其主要精神就是两个“一、二、三、四、五”


两个“一”的目标纲领 

一个文件,《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是省前瞻性项目的纲领性文件,开启了江苏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处的教学改革行动;

一条主线,即“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教育未来”,这是总体目标,是贯穿省前瞻性项目始终的纲领,旨在调动全省基础教育系统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


两个“二”的教改常态 

通过省前瞻性项目,形成“区域群体”“学校个体”两类不同教改形态,激发良好的教学改革新生力。

从区域来看,要形成“层层组织教改研究、校校围绕课改攻关”的发展样态,这个要求强调要体现沉底盖边的格局性变化;从学校来看,要形成“校校有教学改革项目、人人参与教学创新活动”的教改态势,这个要求强调要突出校本全员教改的群众性力量。群众性力量是产生格局性变化的关键之举。


两个“三”的方向路径 

第一个“三”是“三聚焦”主旨方向。一是聚焦学生学习,做到学生第一、学习第一、学法第一、教学生怎么学第一、学生好学第一;促进学生热爱学习,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师转型实现从教学质量提升到学习质量提升的转变。

二是聚焦课程建设,加强学科课程、学科间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等资源建设,创新三级课程的实施。

三是聚焦教学创新,着力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诊断、教学工具、教学组织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聚焦”牢牢把住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定海神针”,是确保教学改革稳、准、有效的核心,实现了学生学习、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有机统一。

第二个“三”是“三科”技术路径。

“科研兴教”,就是充分发挥教研科研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寻找项目引起的科研增量。

“科学学习”,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推进学习科学走向科学学习,明晰方法路径。

“科技推进”,医学通过技术找出问题,教育运用技术发现潜能。教育系统要借鉴医疗卫生系统的设备武装和技术催动,寻找教育技术的力量,形成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进,保证了教学改革方法正确,不偏不歪不折腾。


两个“四”的实践行动  

第一个“四”是“实际、实招、实验、实效”的“四实”做法。具体来说,针对实际、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反映基础教育一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现实矛盾问题,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最终要体现解决了什么问题;重出实招、以行动为导向,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路径和预期效果是什么;敢于实验、以创新为导向,实字当头、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务求实效、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实验探究、构建教学范式、促进主动好学、形成实证案例和数据支撑。

第二个“四”是“四出”达成目标,通过前瞻性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质量出典型,推动区域层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两个“五”的效能呈现 

通过实践,凸显省前瞻性项目的“五性”特质

一是原创性,体现理念创新、理性思考、理论建树;

二是基层性,深化基层一线广大教师和地方区域的科研程度,提升其科研水平;

三是建设性,始终坚持发展存量基础上的增量建设,是具体行动、工程、项目、计划等实践做法的结果;

四是实践性,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统一,保持成果“立得住、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了、学得上、传得开”的“六得”实性;

五是推广性,形成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学术成果有启发、可复制、学得好。

“五性”特质也是省前瞻性项目的创新所在。陕西省宝鸡市在官网、官微、杂志设立专栏,通过新华网、陕西教育等媒体报道宝鸡“作业革命”;天津市河西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以学生作业系统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庆市江津区开辟“因作业而同行”微信公众号,并在官网及报纸杂志上,对成果要义进行深刻解读和广泛传播,及时宣传“作业设计”成果推广应用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

第二个“五”是“五有”考量维度,这既是项目建设的成果要求,又是项目考核的最终依据。

一有前瞻理念,突出思想引领。省前瞻性项目要观照前沿理论、创新方法路径、破解现实难题,预示未来走向。始终围绕前瞻、前沿、前列、前茅,超前预见、超前谋划、超前决断。体现“五性”:方向性,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遵循教育规律,追寻教育价值;时代性,体现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趋势性,寻找教育规律的方向、事业发展的方向;深刻性,寻找文化之根、理论之源、哲学之思;前沿性,瞄准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的前沿,找到差距,精准施策,有效发力。

二有实践创新,突出现实样态。实践才能出真知。省前瞻性项目是用教育艺术展现技术路径,让理论作品变成实践产品。实践创新要体现思想新、理念新、做法新、样态新、境界新、路径新、手段新。

三有效能比析,突出比较效应。有比较才有鉴别。比析在于透过现象的深度分析,通过实证的大数据、增量、案例,呈现比较效应,体现增量与存量的发展关系。

四有辐射带动,突出项目影响。推动学校、市县乃至全省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五有理论建树,突出成果贡献。就基础教育中的某个问题,提出基于实践现象的规律性的表达,有普遍的意义。

“五有”是项目结题的考量标准,也是省前瞻性项目的价值所在。




3

前瞻之行

走在底层逻辑的方法步骤


政策制定得好,还要措施好,更要做得好。做好省前瞻性项目,把理念架构、政策措施转为实际行动、实践效果,特别是注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使方案发挥“事前申报设计、事中实施路径、事后典型经验”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有科学、可行、高效的组织实施和操作流程。笔者认为在方法路径上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与步骤。


选准角度

提炼时代之需的高远立意

立意高才能格局高。项目申报之始,首先要选好角度、突出项目立意。可以沿着“十个”视角确定立意。

(1)看领袖指示——战略方向。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三问”以及教育重要论述去思考,如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等,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要论述。

(2)看文件政策——事业走向。学习国家的规划、教育文件,特别是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新方案、新课标等,项目应始终体现课改新精神。

(3)看重大会议——创新思想。学习全国两会、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精神。

(4)看现实问题——攻坚克难。聚焦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淤点等现实问题。

(5)看理论大家——善于转化。从中外教育大家的论述中,追寻教育理论、教育规律。

(6)看代表人物——行业引领。思考教育名家的观点,从名家身上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教育深度。

(7)看大报热论——专业前瞻。如《人民教育》每年发布的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等。

(8)看自己事为——回顾总结。梳理自身的工作、课题、成果、奖项等情况,立意好还要有得写。

(9)看同行探索——和而不同。做好类似问题的同行筛查,努力“写出自己的句子”。

(10)看国外发展——世界眼光。阅览国外有关教育的书籍、期刊,找到自己项目的方位和定位。

总之,站在高处向下看的视觉观点,会让人在脑海中形成更全面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形成在大框架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对成事立人都是十分有益的。


明晰主题

突出题目简明的精准表达

题目是主题的外在表现,主题是题目的内在要求。特别要关注题目中的核心概念,通过概念将教育现象的位置固定住。题目要体现“老少边穷”,即笔触老道、老辣、厚实,富有力量感;以少胜多,简明扼要,核心要素不要多,以一两个为宜;具备边界意识,扣住主题主线,不要包罗万象;意味无穷,题目既要有深远的意味,又要有哲学的高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总之,题目简约才容易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同时,要提出基于立意和题目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回答“为什么做这个事”这一问题,从而找到项目取向。


经验转化

围绕主题主线的素材归类

项目一般起于实践。要围绕主题价值,对实践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核心要义是通过梳理内容,在混乱中建立秩序,升华素材归类,挖掘本质规律。围绕问题的破解,扣住主题,沿着主线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和升华

一是由团队每个成员分别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事情概括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写在各自的一张白纸上,写好后将所有人的内容进行“合成”,相关重复的内容取表达最贴切的词语,全部汇集到一张纸上,由此形成词云图。

二是将所有词语按文件要求分成若干词群,词群的形成就是对实践经验的分析与归类,这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做到各部分内容份量协调,内容结构布局优化。

三是运用思维导图对每个词群中的词句按照重轻、大小、先后、并列等进行排序,理清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是将各个词群按目录编排列出提纲,形成文案框架。


方案统领

体现操作模式的实践行动

一方面,要锤炼方案,着力方案的结构化体系。在项目思路上,主要理清名称主题、背景剖析、问题解决、目标价值、思路策略等。

建设内容上,可从架构顶层全景、研发校本课程、开发各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工程项目、注重科研评价方面展开。在实践行动上,重在改革课堂教学、实施工程项目、探索学科实践、开展各类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同步项目研究方面深度开发。

推进策略上,旨在明确负责人员、建立活动制度、落实项目经费、聘请专家指导、自我检查反思、全程完善方案。在预期成果上,主要表现为理论成果、育人成果、教学成果、团队成果、学术成果、辐射成果等。

项目创新上,主要从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视角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等方面思考。把握以上结构,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取舍,并对每个方面进行实操性的结构化建构。

此外,还要注意自我检视自找不足,伴随项目方案的实施,可对照以下几个问题清单进行反思提升:

(1)体例上文种不对,研究痕迹明显,是对课题、论文等的改写、转化。

(2)内容上主线不明,针对问题对主题、主线阐述不够,泛泛而谈。

(3)行动上实操不够,缺少做法、路径、方法,把说法当做法,讲道理多、认识多、作用多。

(4)结构上逻辑性不强,只会罗列、缺乏逻辑性,概念能力和结构思维明显不足,缺乏科学性,经不起追问。

(5)形式上层次不清,缺少追根溯源的深度表述和力量感;缺少围绕成果的概括能力和实证数据支撑;缺少丰富内容和特质体现的纲目,甚至无纲目或纲目层次过多,难以让人一目了然。

(6)语言上文字不畅。缺少提纲挈领引首句,或之于教育哲学的金句;同一层次句式不一,欠规范;用语晦涩难懂,言之无物。

(7)缺乏美感,整体设计色彩不雅,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


实践行动

体现最见功夫的干事创业

要坚持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首先,以“花脸稿”推进项目进阶。方案是理论实践不断深化的档案。每一次活动、每个专家点评后,都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要先改成花脸稿再成誊清稿,如此反复,实施方案得到不断修改、完善和升华,积累比较就会看到一路过来的提升,增加自觉努力的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以“对折页”形式落地实践样态。用一张纸对折,左边是项目的理论架构,右边是如何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并用连线方式将左边的理论与右边的实践进行勾连、对比,将理论之点化为具体的条目行动,形成结构化的实践样态。

最后,以别“样”红打造代表样章。理论有样稿,即一次次完善升华的实施方案;实践有样态,即课堂教学等校内校外的样态;建构有样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模式范式;实证有样本,以大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实践真理;成果有样板,有系统的多样化成果。总之,以基于实践更要高于实践、方法为王更要实践得法、走在前列更要形成范式的理念开展项目方能构建一方教育生态。


理论升华

提高事业有成的实践“法”度

强理论者强实践,强实践者强理论。一方面,要从人的视角学习哲学知识,提高哲思能力。如多读哲学经典著作,养成“我在故我思”的思维习惯,形成从整体出发看待问题、透过现象追求事物本质、在共性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等能力。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事业发展层级,建构模式。首在想法,注重思想与理论——层次越高越要有理性思考;缘于说法,注重问题与本源——从根本上解决了某个问题;重在办法,注重实操与样态——有结构化的实践操作方法;讲究章法,注重科学与规律——体现在有学理支撑的科研;实践得法,注重效果与实证——呈现统计数据比析和案例;可以效法,注重模式与范式——用得上、学得会的普适价值。

最终,正如笛卡尔所说的,“我解决过的每一个问题都成为日后用以解决其他问题的法则”。




4

前瞻之效

呈现万众创造的历史价值


在省前瞻性项目进入第十个年头时,笔者回顾总结,深深体会到其实践意义和成果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前瞻引领

发出“强富美高”的伟大光亮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学习变革”“学科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重要内容,努力破解教学改革难点问题。促进项目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变教与学方式、优化整合学校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五个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了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九年来,全省555 个项目,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其中,面向教师的一类项目410 个,面向教育家思想和教学成果推广的二类项目59 个,面向区域整体发展的三类项目86 个,这些项目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各美其美的教改风景,产生巨大的项目效应。

此外,全省还有一大批市县级前瞻性项目接踵而来。所有这一切都汇集成“强富美高”的伟大光亮,并在师生身上光芒四射。全省出现了一大批前瞻性项目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模式、案例和典型。


价值感召

追求每位教师的出彩机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最根本力量。省前瞻性项目是面向江苏全省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热爱教科研人员的群众性项目,文件开宗明义“集聚群体智慧”,要形成“校校有教学改革项目、人人参与教学创新活动”的教学生态。文件明确,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其学校(幼儿园)在职人员均可申报省前瞻性项目。鼓励各级教科研机构或个人参与学校联合申报。项目启动,全省便动员、组织、鼓励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勇于改革、努力创新。

至今,全省已有前瞻性项目555 个,直接与间接参加的人员达数万人之多,学校和教师都以参加省前瞻性项目为荣光的心理倾向不断生长,实现了校长和教师跟着“前瞻”在成长。


教改聚焦

形成大省教改的省域力量

改革之初,无论是教学改革行动计划还是前瞻性实验项目,都旨在进一步激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活力,动员与组织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围绕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勇于改革、努力创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作为省域顶层设计、全省区域推进的省前瞻性项目,在实践中较好地引领了全省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了“培育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新项目”“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推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设江苏基础教育思想高地”等方面的目标,凝聚了全省行政、科研、教研等多方面的资源,激活了基层学校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项目类型看,无论是面向教师的一类项目,还是面向区域的三类项目,甚至是面向教育家思想、教学成果推广的二类项目,都以巨大的卷入力量,吸引学校、教师以及高校的教科研单位广泛参与。

当下,到了学校谈前瞻、学校活动做前瞻、各类专家到校指导前瞻的现象比比皆是。省前瞻性项目架起了高校和科研单位教育智慧源源不断流向基础教育学校(园)的管道和桥梁,形成多维共赢的教研教改的江苏大气象。区域整体联动的“方阵式”发展形成了促进高质量“块状”发展的“席卷效应”


范式建构

呈现走在前列的示范榜样

省前瞻性项目催生了多姿多态的发展方式、发展样式、发展模式和发展范式,在德育实践、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开拓性的创造和建树。扎实的理论探讨和创新实践,造就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名校和名校长。

省前瞻性项目建构起“以思想开创教育山河”的10 个环节:提炼教学主张的概念及价值昭示;建构教学主张的结构化图式;打造体现教学主张的课堂样态;开创生态多样的实践现场;组建开放多样的信念共同体;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研究范式;建立全样本研究的大数据联盟学校;形成固定与非固定的多维导师;开展不断分岔和掘井式深化主题研究;联合日益增长的同道学校共筑教育河山。


成果纷呈

构筑争做表率的思想高地

建设思想高地、建设江苏省基础教育在全国的思想高地,是省前瞻性项目的重要目标。如何提炼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是项目难点,也是项目制高点。省前瞻性项目吸引了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实现高校人才、思想、信息向基础教育的释放。

实践证明,教育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项目建立至今,结项率超过96%。一批批成果相继涌现。省前瞻性项目获得江苏省政府奖项的有45项。2022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江苏获特等奖1 项、一等奖10 项、二等奖54 项,共计65 项,其中是省前瞻性项目的,特等奖1 项、一等奖7 项、二等奖29 项,分别占江苏获奖数的100%、70%、53.7%,获奖总计共37 项,占获奖总数的56.9%。省级及其他各种奖项甚至是基于项目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等数量更为可观。




5

前瞻之道

贡献前列表率的发展范式


教育当随时代,江苏走在前头。以前瞻性教育追求、教学思想、教育专家抢占未来时空的制高点、引爆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别人没想到的事情,并原创性地对教育做出建设性的贡献,成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教育方案,为改革教育、发展教育、管理教育提供了强大高效的江苏实践范式、江苏实践样本。


项目驱动

是跨越发展的引擎

事实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具体的个人,开发和管理项目已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0 多年来,江苏省基础教育无论是“5+2”内涵发展模式(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薄弱初中提升工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特殊教育发展工程的“5”和前瞻性项目、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2”)还是教师发展的“五朵金花”(即“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和领航校长领航教师等)都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项目成为业之发展、人之成功的杠杆力量。


顶层设计

是创新有为的关键

人心齐,泰山移。以文件学习提高认识,以现场交流增强信心,以帮助指导找准方法。推进改革做项目、做工程,都要按照“思想认同、取得共识,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形成思想、引领辐射”的思路推进。围绕前瞻性项目,大家想得最苦、谈得最多、获得最难的就是思想理念的提炼生成。思想理念的确是事业发展深度挖掘的利器。

为此,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指导中心,根据省前瞻性项目的设计,在评审、培训、调研、视导、结项等关键环节,全面指导项目实施,加强过程性跟踪服务和管理,并为每个项目提供了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形成了“立项评审—项目负责人培训—调研视导—实施汇报—结项评审—成果宣传—成果推广”共七大环节的科学管理流程,确保高质量发展。


区域联动

是块状突破的策略

在区域推动发展上,省前瞻性项目实现校县市省四级联运,学校自主申报,市县推荐,省级确定。

在区域整体发展上,省前瞻性项目的第三类项目,都是面向省市县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在区域同步发展基础上,从2016 年起,各地各校也要积极建立前瞻性项目制度,同步确定了市级和县级前瞻性项目,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联动递进机制。

在区域学校联盟上,要求申报项目单位必须“有一批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以项目申报批准实施的契机,形成发展联盟,谋求协同创新”,省内外联盟学校达到3000多所。

实践证明,县域的块状突破是大省驱动发展的成功之策


专业引领

是立在高处的条件

建设专家队伍,省前瞻性项目指导中心建立了项目指导专家库,现有144名省内外大学教授、国家课程指导中心专家和省教科研专家入库。

各市县也建立了专家指导队伍。为了加强专业研究,省教育学会带头出版了《江苏前瞻性教学改革研究》专著,形成了具有江苏本土特色的前瞻性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新的研究仍在继续,另一套有关省前瞻性项目的丛书即将付梓。专门项目、专家参与、专业引领、专题研究是事业开拓创新走在前的真正法宝


机制协同

是成功立业的保障

省前瞻性项目建立了以下机制。

(1)答辩入选机制,层层推选、答辩择优、差额确定,根据答辩结果和专家意见,综合确定省前瞻性项目。

(2)检查指导机制,充分发挥指导中心作用,实行中期调研及考核验收制度,有效利用项目指导培训、中期调研视导、成果汇报评审和项目结项等活动契机,认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强化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全力保障项目推进科学有序。

(3)组织协同机制,汇集行政、高校、科研等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项目实施。

(4)经费支持机制,省财政专项资金根据项目类别、项目建设内容、项目预算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资助额度,资金使用规范有效,确保项目如期建设完成,仅2023 年省财政支持经费达3000 万元。

(5)评价推广机制,项目视导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优秀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负责人优先参加省各类项目活动。


民众力量

是创造历史的根本

群众创造历史,群众更需要创造历史的正确方法。省前瞻性项目是基于教学一线的实践探索。目标导向就是广大教师和基层一线,以强带弱。全省所有已经立项的前瞻性项目均在本设区市以外的苏北地区建立了5 所以上的项目实验联盟校。

从整体上看,省项目联盟校的建立,带动了一大批薄弱学校的发展,活动质量在逐年提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联盟校都能制定相应活动方案,积极承担项目实验任务,承办项目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定期交流研讨项目实验情况。项目结项后,项目组都能对进一步扩大项目实验校进行深入研究,带动更多学校共同发展。


传媒共振

是做大做强的力量

指导中心每年印发加强项目成果宣传与推广的文件,通过现场观摩研讨、项目成果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宣传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教育类报刊、电视台、出版社等平台宣传已结项的优秀项目成果。

如《江苏教育》杂志每年刊发项目成果论文10 多篇;《江苏教育研究》杂志已编辑出版一期项目成果专刊;《江苏教育报》设立省前瞻性项目整版专栏,每两个月推介三四篇项目优秀成果;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已出版将近20 本省前瞻性项目成果专著丛书;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已播出60 多档省前瞻性项目巡礼专题节目。

实践证明,传媒是推动项目前进的重要力量


前瞻,从历史走来;

前瞻,站在高处向未来。


图片



马斌

《江苏教育》

2024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