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学术动态

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0210127 09:31 来源:《教育研究》2019年第8期 作者:吴小鸥 李想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打印 推荐

  作者简介:吴小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李想,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宁波 315211)

  内容提要: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关 键 词:中小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百年中国教科书中的国民性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BOA170039)的研究成果。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直接影响到个体成长、民族进步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教材作为民族文化、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反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青少年,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未来。“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1]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小学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促进其创新性发展是中小学教材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

  文化是人的创造性的对象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3]。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同时也是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中最重要的心理要素是认同作用,认同是文化与人格的桥梁。”[4]认同提供归属感,告诉“我们是谁”“我们如何与其他人以及这个世界建立联系”。[5]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

  ()建构国家文化认同是中小学教育的时代命题

  晚清以降,中国在现代化的历史巨变中不断遭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华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凸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无远弗届的增长,消费主义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渗入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得中华文化认同危机不断加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6]。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文化认同可以使人们形成共同信仰和价值观,获得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7]国家文化认同是文化身份或自我意识的自觉和把握,是个体与群体基于某一特定文化观念和心理定势融入国家所经历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承载中华文化的启蒙价值,引领青少年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建构国家文化认同,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确立文化标准是中小学教材的本质

  中小学教材作为“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8],是经过特殊筛选,加以定式化、组织化的社会共同经验。教科书是教材的核心文本,在全世界范围的学校课堂上,教科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物质条件,“也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9]。事实上,不仅是我们的科学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说,绝大部分知识,甚至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的获得,都发源于教科书。中小学教材作为拥有全国最大受众市场,与现代化变革最为相关的、影响最广泛及最深远的(它比很多启蒙文字有着更强的文本规范性和制度连续性)、与文化思潮的激发有着极大关联的重要文本,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其本质在于通过确立文化标准,成为引领个体及社会文化的重要指针。[10]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材自身便具有规范与塑造人的思想、制约人行为的力量,人们不知不觉地依据中小学教材逐步提供的文化标准“参考架构”来规范自己的观点、主张和行为,来解释社会现象与事实。

  ()中小学教材建设是主动的文化实践活动和确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11]从策略层面来讲,中小学教材建设是一种主动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和传承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借以形成对一种特定社会形态、文化语境、国家秩序的介入。这种主动介入表现为中小学教材建设中将各种不同利益、信念和实践重新规整为一种新的文化标准,由此中小学教材不断地“加以更新、重新创造、维护和改造”[12]。根本而言,正是由于中小学教材主动确立文化标准,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即社会的、国家的根本问题才可能在个人的生活态度、精神气质、思维表达上落实下来,并取得稳定形式之认同的保证。从治国理政高度来看,建设什么样的教材和教材体系,实质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事关“文化自信”。中小学教材建设以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责任担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思想通达青少年的主体生命,确立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信念和信心,引领青少年成为“现代中国人”,这是国家文化认同积聚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二、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13]中华文化虽然经历了人类文明的多次蜕变,但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面貌与独特的风采,充满了内在的顽强的生命力。中小学教材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4],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鲜活魅力和时代风采。

  ()内容转化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其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15]一些不良社会问题,多与价值观混乱或模糊相连。“一切迹象都指出,发生了文化危机,或者(就其本质来说)价值危机。”[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7]2013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情感归属及文化符号。2014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8]

  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现实—历史”的宏阔视域,围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

  首先,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其次,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等。

  再次,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小学教材建设通过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经典内容,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基本关系的独特价值体系,凸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主体性智慧让青少年在中小学教材建构的全新文化空间中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之维和功能之轴,理解富有历史底蕴和时代讯息的中华文化。

  ()形式转化

  “人是符号的动物”,[19]符号在深层意义上是人类文化的源代码。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明和运用符号的过程。人类用这些符号来指称对象、累积经验、表现情感、传递观念,从而形成意义。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现象体系,对文化的分析“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20]。传统文化符号是历史沉淀的思想、风俗、艺术和生活方式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体现,它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总体倾向。中小学教材是以文字、图形等文化符号呈现知识,建构意义。

  当前,中小学教材在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主要以纸质形态、线性叙事的方式将文化符号静态呈现,虽然注重用明亮色彩及卡通人物等元素吸引青少年,但整体而言难以让他们感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起”的过程特性。文化是人类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高度体现,“都是从自身创造出自己的形式世界”[21]。为此,中小学教材需要以儿童的视角、现代审美的要素、多元化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加以再创造,赋予其“有意味的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中小学教材建设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雄浑博大的壮丽、空灵悠远的神意、热情奔放的乡意、悠然飘逸的超凡气质等内在精髓通过特有形式呈现出来,在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封面、文字、插图的设计上通过对中国传统图案及图形的应用重构、对传统文字及书法的融入构成、对传统色彩及绘画的吸纳再现等,展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取“形”延“意”传“神”,体现出一种符号和意义之间直观可循的逻辑关系。

  首先,利用现代装帧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取“形”延“意”传“神”。中小学教材在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运用平面艺术形式和新技术手段,在封面、文字、插图等的设计创意、构图造型、色彩运用上展现对中国传统图案及图形的应用重构、对传统文字及书法的融入构成、对传统色彩及绘画的吸纳再现等,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雄浑博大的壮丽、古朴典雅的意境、空灵悠远的禅意等,彰显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之间直观可循的逻辑关系,以符号激发思维,理解各种文化符号和符号系统存在与活动的意义空间及旨趣。

  其次,运用可视化技术手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情境化、仿真化、活态化。可视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支撑的、交互的、对抽象数据的可视化显示,来增强人们对这些抽象信息的认知。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利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快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实现有意义建构。[22]中小学教材建设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现出精心编辑的符号,从而在受众中培养起一种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23]让青少年在文化符号的意义互生中感受流行与经典、时尚与传统的交融,以求“立象以尽意,立意以动心”(《周易·系辞上传》)。文化符号往往是民族文化特质的凝缩与代表,它不仅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和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也记录了人类活动的每个细节。

  文化符号的约定性本质决定了它们的变现方式,即能指与所指间存在着相似性关联。中小学教材以集约化的图形语言和易于理解的构图秩序,将文化符号的视觉逻辑、历史逻辑和阐释逻辑三个方面的叙事叠加和交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意”与“神”在赋形之中表达,呈现历时动态性。中小学教材展现层级性、空间性和时间性等方面处于动态演变的传统文化符号,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不断被理解和体验,引导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命力与当代价值。

  ()途径转化

  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传播活动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实现,是为了“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24]。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内源性动力,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补充,大大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虽然媒介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传播内容仍囿于“照搬”模式,导致良莠不齐的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使得受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模糊不清。

  首先,建构国家品牌教材,实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方向引导。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组织编撰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科书,以国家行动凝聚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三科统编教材,高中阶段统编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教材将于2022年前投入使用。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品牌教材,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以其制度化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播。如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还有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在低学段展现春节、清明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以及传统礼仪、礼节,在高年段则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辉煌科技成就。统编《中国历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反映传统文化精髓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学著作30余部,等等。

  其次,通过多样的专题系列教材,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多阶段、多类型、多层次系列表达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避免对内容的传播的碎片化、随意化,需要通过各种专题系列教材的建设,让青少年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例如,“自强精神”与“和文化”,不仅在中小学教材中展现典籍、诗歌、绘画、音乐以及历史人物中的相应内容,而且要在专题系列教材建设时,将其所属某些历史人物的观点与主张、传统文化学派的思想内容及其变化、发展历程等系统展现,以把握思想的整体发展脉络和整体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中也可以找到“自强精神”与“和文化”多个属性或变量,了解其与现代人、现代国家的密切关联,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命成长的动力作用。

  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知识的载体不再仅仅是书本,各类数字学习资源、各类电子数字产品、各式学习方式将有机结合成新型教育融媒体,教育互动的方式逐渐呈现网络化的特征。2014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5]。国家品牌教材与各种专题系列教材通过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时,还要充分利用云教育与在线学习等方式以实现媒介融合传播,多点位、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因素,以及文化表达单元,进而将其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形成多功能一体化“共享信仰的表征”[26],引领新的文化意义世界。

  三、教材建设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系统

  中小学教材建设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形成有效的支持系统,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支撑。

  ()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

  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随着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置于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国家在积极建构教材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方面彰显其权力与职责。2016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3月,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同年7月,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20185月,教育部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2019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强调“健全国家教材制度,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分类指导”[27]。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还需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质量保障机制。为使中小学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取向、学术导向、话语体系等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需要研究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指南,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内容重点、实施方式和途径及资源利用等要求,保证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效度。二是完善评价与督导机制。对于中小学教材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具体可操作的审定与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智库在教材评价中的功能,合理吸纳公众反响和实践反馈,对大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材市场进行定时审查和及时清理。三是创新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落实机制。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展开,“立德树人是一个综合性任务,综合性任务就需要系统化落实”[28]。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地方、各部门、各学校亟须制定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策措施,辅以细则做具体规定和解释,切实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效性。

  ()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

  在理论研究层面,需要积极关注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自洽性、教化性、时代性的研究,如何统筹设计重大主题、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图谱、结合学科特点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知识框架、内容体系等;在实践教学层面,积极关注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效性、变通性、契合性的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方法建议等。在与新技术结合层面积极关注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融媒体性、扩散性、互动性的研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可感、可做,焕发时代活力。同时,形成体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而又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学科门类齐全而又规范有序的中小学教材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对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时所言,“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29]

  ()建构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社会化媒体创造出了一个包含海量链接的社会化网络,每一个人都是该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通过与他人相互的链接实现信息的分享与传播,进而达成价值共创。例如,2018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通过播出“中国诗词大会”以及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等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为增进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密切跟踪相关动向,以求新睿智的思维体现时代精神,在价值共创中表现出强劲的活力。中小学教材主编和编辑要站在国家文化认同的高度和立德树人的立场,在目标建构、内容选择、编辑体例等方面有效展开创造性转化,积极关注文化学者、教师、学生、社会各界的多种声音和看法。同时,积极关注中小学教材建设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经验,特别是百年中国中小学教材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教训,以及新加坡等国在教材建设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经验交流,使中小学教材建设在对话、交流、融合之后获得群策之力,从而真正促进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0]中小学教材建设肩负新时代创造性传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促进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1]。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展开,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现代表达、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和主体性智慧,“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其中蕴涵的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文化和学术资源弘扬起来,融合于不同阶段的教材中,形成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新内容”[32]。中小学教材建设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引领青少年理解与认同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以更科学、更理性、更开阔、更包容、更有活力的文化理想和文化期待,展示作为中国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7-07-14.

  [2][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6).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4]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1.

  [5]Woodward,K.Identity and Difference[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 Inc,1997:1-2.

  [6]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

  [7]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3.

  [8]丹尼斯·莱.课程设置的两大类理论[J].外国教育资料,1982(4).

  [9]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5.

  [10]吴小鸥.教科书:本质特性何在?——基于百年中国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11]韩震.为国家教材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8).

  [12]Williams,R.Marxism and Literature[M].Oxford:OUP.1977.112.

  [14][17][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6.

  [16]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148.

  [18]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4.

  [20]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21]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28.

  [22]黑格·郝伟克,等.数字化时代下的教与学:中挪两国对于数字化学习设计的经验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62.

  [23]詹姆斯·卡伦.媒介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5.

  [24][26]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7.

  [2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报,2014-08-19.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28]邓友超.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在抓落实、见实效[J].教育研究,2018(9).

  [29]费孝通全集(第十六卷1997-1999)[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54.

  [3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