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学术动态
“重视情境教学”的意涵与路径

作者:王灿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情境教学是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毕其一生的努力而开展的一项教改实验,因其“形真”“情切”“意远”和“理寓其中”的情境创设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成为在我国中小学影响最大的教改实验之一。2014年,在情境教学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情境教育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推广的重大成果。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要“重视情境教学”。“重视情境教学”不是一句空泛的宣传口号,而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条文,而是应当付诸实施的教学行动;不是单纯的转变观念,而是情境教学的全面推进。“重视情境教学”,必须深刻认识情境教学的鲜明特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的推广运用,不断推进情境教学的创新发展,如此方能将其落到实处。

  “重视情境教学”的出发点是深化教学改革。唯有提高认识,才能增强推广运用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有的项目也曾风行一时,却逐渐湮没不彰。情境教学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因为它针对应试教育的流弊开展教改实验,展现出民族性、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其民族性是指自觉地从民族文化中“寻根”,并在古典文论“意境说”中探寻理论源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其科学性是指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创造学乃至教育神经科学中不断汲取思想智慧,既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又有完备的理论构建。其实践性是指扎根一线,坚守课堂。情境教学是从数十年教改实验中总结形成的教学模式,具有源于实践、超越实践并引领实践的鲜明特征。正是由于贴近时代脉搏,贴近教学实际,贴近教师生活,情境教学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典型。

  “重视情境教学”的着力点是推广运用。如果没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推广运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要使情境教学的推广运用落地生根,关键在于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找准突破口,调整和优化教改方案,不断提升育人水平。为此,我们应优先解决两个问题。一要提升教师的情境教学胜任力。情境教学只有为一线教师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教改实践。我们可以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开设相关课程,帮助他们系统掌握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开展教学改革。有条件的大学也可以在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专业招收情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为推广运用情境教学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种子教师”。二要深入开展学习和宣传李吉林教育思想的各种活动。运用情境教学,“形似”并不难,难的是“神似”。追求“形神兼备”,就要像李吉林那样做教师,铭记和传承她心怀天下、矢志报国的担当意识,勇立潮头、潜心教改的创新精神,真情倾注、爱满校园的儿童情怀,以及扎根本土、力学笃行的行者风范。唯有将践行情境教学和学习李吉林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重视情境教学”的落脚点是创新发展。只有与时偕行,才能永葆青春。我们既要照着李吉林做,还要接着李吉林说,坚持不懈地推进情境教学创新。首先是理论创新。我们应立足40多年来践行情境教学的鲜活经验,悉心梳理情境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加快构建扎根中国大地的“情境教学论”。如果说从“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实践上的飞跃,那么从“情境教学模式”到“情境教学论”则是情境教学理论上的飞跃。我们应提高站位,勇于担当作为。其次是实践创新。核心素养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我国也发布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基础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时代”,迫切需要加强核心素养的情境性研究,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课堂教学、情境作业设计与情境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助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从而推动情境教学模式创新。最后是技术创新。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技术和元宇宙技术迅猛发展,情境教学应及时融入这些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需求。

  总之,新时代的情境教学既需要传承和推广,也需要丰富和发展。唯有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续写情境教学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 张黎明(网络)】